• 廉洁大安

今天是          欢迎光临自贡市大安纪律监察网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安廉政 > 宣传教育

讲述身边勤廉故事

来源:区纪委预腐宣教室 发布时间:2016-10-19 16:25:56 点击: 关闭 打印

  编者按:勤政为民,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廉洁为公,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汇聚反腐倡廉正能量,树立勤政廉政好典型,营造风清气正好氛围,今年4月,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联合在全区开展了“讲述身边的勤廉故事”宣传活动。活动推选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虽然他们岗位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但他们都工作和生活在我们身边,都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恪守着人民公仆心系群众的为民本色。

 

  为彰显勤廉榜样的力量,“廉洁大安”网站将开辟“讲述身边的勤廉故事”专栏,陆续报道我们身边人的这些廉勤故事,以激发全区干部群众围绕“推动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讲述身边勤廉故事之三

捍卫法律筑忠诚   勤政廉洁谱华章  

——记大安区人民法院法官宋峄

 

 

在大安区人民法院,有一名出了名的“老黄牛”宋峄57岁的他已从事法官工作30多年,依然本着“爱岗敬业、秉公执法、廉洁办案”的工作作风,拒绝收受财物,严把手中这把“法律天平秤”,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司法的公正

他说,作为一名法官,我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的正义。30年多来,他坚持这条信念,共审结民事案件、执行案件几千件,个人办结案件数量居全院前列,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执法为公、司法为民”华彩乐章。

 

维护法律公平公正 拒绝接受任何财物

 

1989年,宋峄从富顺公安局调入大安区人民法院。能成为一名法官,这是他始料未及的。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他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刻苦钻研法律知识,使得在工作成绩突出,并多次被表彰。曾历任大安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大山铺法庭副庭长、牛佛法庭长,并多次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

“一名好法官,应该是公民之仆人,好民仆一定是公正廉明者。这样才对得起黎民百姓,对得起法官这份职业。”这是宋峄对法官的理解。他始终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司法的公正。

 2015年,宋峄受理了一起离婚纠纷。在调解未送达调解书时,有人冒充被告签名申请农村宅基地,并得到行政许可修建房屋。房屋建成后,原告找到宋峄,要求此房屋纳入婚内财产并予以平分。宋峄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进行调查。原来是同村村民看上了这块宅基地,申请批准得到行政许可。而被告当时在外务工并不知情。

为了使案情更加详实,宋峄先后到相关部门调看监控录像,调阅了审批申请材料的签名,并委托中介机构做了司法鉴定。在确定并不是被告所为后,他和其他干警一起找到原告,告知此房屋不是婚内共同财产,不应分配。这一案件在宋峄多方调取证据用真实客观的事实坚持了法律的原则,及时化解了当事人恩怨。

在宋峄看来,一个好法官除了公正地审理好每件案子外,还应该始终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和法官行为规范,时刻维护法官和法院的形象从不收受当事人财物。2010年初,宋峄承办的一起离婚纠纷,在受理时被告拿出一个红包,希望他判不离婚。宋峄拒绝了,立正词严地说:离与不离,我们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审查,不会歪曲事实与理由,按照客观事实公正判决。

 

解决执行难为己任 当好老百姓贴心人

 

这些年来,宋峄还一直以“解决执行难”为己任,穷尽执行段,哪怕受到威胁,竭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化解各种执行纠纷无数,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十多年前,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怀揣一颗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热心,远赴湖北天门执行多项粮站欠款案。”大安法院的相关负责人回忆道,在向被执行人送达扣押通知书及相送文书时,被执行人态度强硬,极不配合并狂妄地叫嚣:“今天你们休想执行!你们谁也走不了!”并集结了当地几十人,阻拦执行,围堵、欧打执行人员。

宋峄并没有理会,果断要求立即把扣押物品装运,一边劝解被执行人撤离现场。眼看车辆已经启动,被执行人再次组织车辆进行围堵,并集结了更多人前来闹事。为了防止事态的扩大,宋峄一边要求当地法院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请求支援,一边要求装运车辆立即开赴码头上轮渡,自己则留下与被执行人耐心做工作。他忍住饥饿通过耐心细致地解释法律,使得被执行人的态度才稍微缓和,让他离开,维护了受害人的权益。

 

刻苦钻研撰写笔记 极力提倡公正效率

 

30多年来,宋峄极力提倡公正与效率,司法为民。因多年的办案经验铸就了其精湛的业务和敏锐的洞察力,他善于发现当事人的矛盾争议焦点及心理活动,快速找到平衡双方利益的结合点,谈法析理,注重调解结案,力求公正和案结事了,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在去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量激增,宋峄根据具体案情,对讲诚信和有偿还能力的被告尽量采取调解方式结案,给被告履行给付义务延长了时间,促使被告能自觉履行调解协议。对不讲诚信的老赖,当判则判,决不为了调解指标而久拖不判,保证让当事人及时获得裁判结果,充分彰显法律的权威。

正是他这种独特的办案方式方法,使得在派出法庭长达20年的工作中,办结案件名列前茅,调解撤诉率平均都占办结案件的80%以上,无错判案件,无超审限案件,无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多次获得市、区法院里的嘉奖。2015年,大安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激增的形势下,他却能保持调撤率78.69%。

“每一件案子的背后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院领导评价道,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读书,从不间断。认真学习法律理论书籍和最新法律规定,钻研民事、刑事审判业务知识,平时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几十年下来,他撰写的《法律适用》笔记就达几十万字。同时,还把工作经验和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并经常对院里的年轻人在工作上进行答疑解难,循循善诱,让所有同事由衷钦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黄牛”。

青春在漫漫的人生旅程中磨砺,岁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宋峄同志无论是在执行局还是在派出法庭,他始终保持着朴实无华、无私奉献、勤政为民的优良本色,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认真地践“忠诚、干净、担当”,赢得了群众和同事的广泛好评。

 

(大安区法院选送)

 

 

讲述身边勤廉故事之二

出入境管理战线上的勤廉标兵

——记自贡市公安局大安分局民警黄世金

 

 

  出入境管理大队作为窗口单位,既要严格执行各项出入境管理制度,又要对辖区境外人员基本情况做到动态掌握,还要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而他凭借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热情谦和的待人风格,清廉公正的工作作风,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他,就是自贡市公安局大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黄世金。

 

刻苦钻研,工作成效得到肯定

 

39岁,黄世金从大安分局指挥中心调到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工作。那时,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面临工作基础薄弱,警力缺乏等问题,从来没接触过出入境业务的他,从零开始,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干中学、学中干。在他的办公桌上、床上,总是厚厚的一摞业务书籍和他记的学习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向富有经验的民警请教学习,工作中,他总是争着做、抢着干。

正是这种勤奋好学的钻劲和踏实苦干的精神,使他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地掌握了出入境管理业务知识。同时,大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不仅实现了队伍零违纪、零投诉,并且连续2年在市公安局的年终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受到分局党委和上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的肯定。

 

耐心细心,群众满意得到认可

 

工作中,他心系百姓,始终牢记为民宗旨,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最高标准。2015年9月,申请人陈某欲以夫妻投靠为由申请赴港定居,但在提交申请材料时,向民警隐瞒了其夫因意外已故的事实,在后来的调查中被发现,申请被退回。

但黄世金在调查中也发现,陈某与其夫育有一女,尚年幼,在香港无人照顾,遂将陈某的具体情况向市局请示,能否作为特殊情况予以受理。市局经请示省厅后,认为符合特殊情况,可以受理。当黄世金告知陈某这一消息时,陈某激动万分,连声感谢,让母女团聚的愿望得以成行。2016年1月,陈某再次到大安分局出入境大队提交申请,又得到及时办理。

2013年以来,他已为群众办理各类证件300余本,办理定居调查40余件,回复异地函调60余次,办理所有证件无一差错,无一群众投诉,群众满意率100%。

 

廉洁从警,清廉形象受到赞誉

 

工作中,黄世金经常遇到着急办理各类出入境业务的群众,由于担心不符合出入境管理规定、或担心审批办理时间过长,时不时都会遇到向他表示点“小意思”的群众。

2016年3月22日下午,申请人朱某携其妻子曾某某(香港居民)专程从香港到分局出入境大队办理赴香港定居业务。黄世金热情地接待了朱某夫妻二人,让其填写申请表格,详细讲解定居相关流程,并认真为其录入出入境信息系统。通过近一个小时的操作,黄世金办理好了朱某定居业务。曾某某在临走时,悄悄塞给黄世金一个红包,叫买烟抽。黄世金坚决不收,叫其放心,公安机关一定会秉公办理、热情服务,不会为难他们。曾某某坚持送礼,说一点小意思,不会犯错误,放下后就迅速离开。无奈之下,黄世金将红包交到分局纪委。经核实,红包里有现金1000元。当分局纪委将红包当面退还给朱某时,朱某对黄世金的公正廉洁表示赞赏和钦佩,感触地说: “你们人民警察真是清廉!”

2013年以来,黄世金拒绝吃请8次,拒收物品2次,拒收红包2个(现金2000元),树立了清廉警察形象,赢得辖区群众称赞。2015年10月,在查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嫌疑人赵某(缅甸人)时,赵某的丈夫钟某为逃避处罚,将一个黑色口袋送到黄世金办公室被当面拒绝,其后又在三多寨狮子村借机将一个印有医院照片的口袋俏俏塞在黄世金的车内,黄世金在回到分局时才发现该口袋,将其上交分局纪委,发现内有“中华”香烟一条。2015年11月23日,在钟某行政拘留完后,由分局纪委将烟退还钟某。

 

(作者:大安区公安分局纪委民警 罗正昆) 

 

  

讲述身边勤廉故事之一

“小官”大为

 

  新民镇董家村第21组,活跃着一位群众爱戴的“小官”——她叫邓淑华。

 

  已经65岁的老邓从1983年3月至今连任该组组长33年,从当年风华正茂的“邓三姐”干到了头发花白的“邓三孃”。她干起工作时是拼命女汉子,关心群众时是亲人“邓三姐”和“邓三孃”。她上一届当选为村党委委员,多次被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组织和群众都给了她高度的认可。

 

 

敢为的魄力,群众致富的引路人

 

  董家村21组有96户,287人,集体固定资产近150万元,土地流转年收入近6.5万元,房租收入近5万元,近年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年人均分红300余元,分红后每年年终结余保持在8-10万元内。一个人多地少,曾经就靠山吃山以开采石材过日子的组,怎么就能成为今天令许多群众都羡慕的富裕组?当然与这位有胆有识,敢为人先的好组长密切相关。  

 

  2001年,该组在发包5亩片石后,挖来了第一桶金近26万元,当时多数群众要求把承包金全部分完,可邓淑华和几个代表商议后,决定小部分资金分给群众,多数资金用于修厂房出租,生产组才能有长期的固定收入。组上方案报村后,村两委研究后完全支持组上的做法,村组通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多数群众意了修厂房出租方案,并选派了相关人员对建厂房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参与。在修建厂房、联系企业、管理出租事务时,她不论天晴落雨,白天黑夜都奔波在现场,要的就是实现对全组村民的承诺。收到厂房出租资金分红后,尝到甜头的群众在后来土地流转中大力支持生产组工作,使得该组撂荒了十余亩开采片石的荒地得以利用,增加了集体固定资产,群众每年均有分红,实现了集体和群众的双赢。

 

为民的情怀,群众爱戴的贴心人

  全组96户群众家里的情况她都一清二楚,邻里纠纷和群众家庭发生矛盾时,她总是第一时间不辞辛劳赶去调解,她公平、公正、大公无私的调解几乎都是一次性成功,群众非常信赖她。该组两位村民因为生活垃圾的丢弃位置问题发生吵闹,她及时赶去两位村民家,了解情况后分别劝解,并制止了一位村民的乱扔乱放行为,该组的环境卫生管理得到提升。该组村民是与凉高山街道的城市居民相邻而居,需共走一条路,因为城市居民提出共同出资改建一条入户的石板路,但本组的一位村民迟迟不愿出资,造成路建好后,城市居民不要村民过路的矛盾,邓淑华得知情况后,对村民耐心劝解讲明道理,村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由组长作为中间人对修建资金进行合理分摊。

 

  33年来对待组上的贫困户,她更是亲自关心帮助,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邓淑华把自己多年种植蔬菜的技术传授给他们,并为他们赠送种子。利用和租赁本组企业熟悉的优势,介绍群众到本组和周边企业务工,增加群众收入,该组最后一户贫困户古世华一家于2013年就脱了贫。

 

过硬的人品,群众信服的当家人

 

  邓淑华管理本组事务时,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严管和仁爱,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管理方法。严管首先是严管自己,她常说正人先正己,从上任组长那天开始就要坚守廉洁底线,做到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在为群众办事和协调企业生产时,从不收取他们的好处费,个别企业看到邓队长为他们的事情忙上忙下,自愿地拿出辛苦费给她,但都会被她断然拒绝。几年来,各级组织从未收到群众的任何不良反映。

 

  严管还体现在对村民的严管,该组形成了自己的村规民约,要求群众不要荒芜土地,要种满种尽,对荒芜土地的户头组上要收取该户每亩300元荒芜费,如果不及时整改的在年终分红时要扣发并收归组集体,该组从未出现荒芜的土地。在协调与周边企业相处关系方面,邓淑华一直教育群众理解支持配合企业正常生产,以便更好地解决本组富余劳力进厂务工,对扰民的企业她会主动上门与企业沟通整治方案,达到企业和群众均满意的契合点。

 

  邓淑华做到了正人先正己,爱工作如爱家,视群众为亲人,她说的话做的事,群众都信服她,尊敬她,爱戴她。在她的心里嘴里,一直都在给群众讲,这些就是她一个小组长应尽的责任,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但在群众的心目中,她就是高大挺拔的“主心骨”。

(作者:和平乡纪委书记、原新民镇纪委副书记)

版权所有:中共自贡市大安区纪委、自贡市大安区监察委员会 丨 地址:自贡市大安区广华路勉流井巷75号 丨 电话:0813-5522235
备案号:蜀ICP备16009127号-1 丨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丨 网站申明 丨 网站地图 丨 您是第位访问者